close
本文引用副班 阿賴姐的窩 部落格文章部分內容參考,從業人員應了解本身之權益。
完整內容詳於原文。
http://blog.xuite.net/af5156/lai028/14636358#trackback
國內面對銀髮照護的需求與日俱增,銀髮照護人力的需求也節節高升。在政府大力投入照護人力的培養與訓練,許多取得「照顧服務員」證書與「照顧服務員丙級技術士」執照者日漸增加,一波一波照顧服務員〈以下簡稱照服員〉投入照護人力市場,然而,因照服員執行工作而發生意外事故之社會事件時有所聞,隱藏在照服員提供案主照護期間的「意外風險」與「責任問題」已經慢慢浮出檯面。但隨此情況延伸出的第三責任(業務責任)風險卻似乎老是被遺忘與忽略。
完整內容詳於原文。
http://blog.xuite.net/af5156/lai028/14636358#trackback
看護工作風險高、第三責任無保障
yahoo 發表於: 2007-8-23 16:14 來源: 大都會聯播網
國內面對銀髮照護的需求與日俱增,銀髮照護人力的需求也節節高升。在政府大力投入照護人力的培養與訓練,許多取得「照顧服務員」證書與「照顧服務員丙級技術士」執照者日漸增加,一波一波照顧服務員〈以下簡稱照服員〉投入照護人力市場,然而,因照服員執行工作而發生意外事故之社會事件時有所聞,隱藏在照服員提供案主照護期間的「意外風險」與「責任問題」已經慢慢浮出檯面。但隨此情況延伸出的第三責任(業務責任)風險卻似乎老是被遺忘與忽略。
根據台北市住院病患家事服務業職業工會秘書文麗梅表示,目前台灣照服人員之人數保守估計已數萬人,這些擁有證書投入照服市場就業的照服員,在醫院機構或社區家庭照護當中,每天與案主接觸之時間與機會非常高。面對照服員與案主之間的照顧服務過程中,一旦發生意外事故,造成案主(第三人)死亡、受傷或是財物受損……所衍生的責任歸屬與賠償責任,對於往往是弱勢工作的照服員而言,後續面對的壓力與恐慌則是無法預估與想像。
王媽媽愛心照顧服務網的資深看護媽媽們就表示,這個問題已經潛在許久且不曾消失,從早期照顧服務證照未規範至現在統一教材與稽核制度開始,照服員與案主之間的照護過程,常常衍生許多無法預知的危險。針對不同的情況的案主,所進行的照護自然有所不同,每位案主自主性高低也影響著照服員工作過程間的危險程度。『說穿了,再怎麼視病猶親,在照顧案主的過程當中一旦案主發生意外,案主家屬絕對一口咬定是照服員的工作疏忽』、『有時案主自主性的行為造成意外,大多數家屬仍然還是認為是照服員沒有盡到照護責任』看護媽媽們無奈的說著。照服員面對無一定案主的照服期間長、短與個案不一,所面臨的工作危險程度也不同,一旦真的發生意外,造成案主傷害,這部份的保障與賠償該怎麼辦?更不用說若是照服員本身也是受害者時又該怎麼處理呢?
第三責任險(業務責任險)屬於產險的保障範圍,筆者上網查詢了產險公會資料顯示,台灣目前超過22家產險業者,卻沒有一家業者規劃承保相關照顧服務員第三責任險(業務責任險)。『為何政府大力規劃的長期照護人力市場的照服員一點保障的機會都沒有』、『這類潛藏的問題層出不窮,案主若是在醫院或許會獲得比較妥善的醫療保護;一旦案主回到家中,若發生意外,意外責任的歸屬就會容易變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畫面』工會秘書文麗梅無奈的說著。
當老人化社會已經來臨,整個照護市場的快速興起,照護人力的培養與投入刻不容緩,伴隨著照護工作的風險控管也應該備受重視。『同樣都是無一定雇主的計程車司機(職業駕駛)就有第三責任險來保障;但是雷同類似照護性質的褓姆工作就跟看護所面臨的風險是一樣且尚未有合適的保險制度來分攤工作風險』、『落實照護社區家庭化,勢必照服員會大量走入社區與家庭,沒有及時醫療體系的支援,一旦意外發生,案主、案主家屬、照服員三方所受的壓力與痛苦則更需要保險制度的最後一道防火牆來設下停損線』看護媽媽們認真的殷殷期盼。
照服員之業務責任險(第三責任險)的設計與推廣刻不容緩,目前除了蘇黎世產險推出類似的公共意外責任保險(被保險人因在保險期間內發生下列意外事故所致第三人體傷、死亡或第三人財物損害,依法應負賠償責任,而受賠償請求時,本公司對被保險人負賠償之責),並未有各家產險業者為照服員量身設計的保險制度。這對於已投入與欲投入照護人力市場的照服員而言無疑是一種阻礙與打擊,面對龐大的照護市場,無論是本國或是外籍照服員都應該選擇合適的保險規劃與分攤風險,這對於案主、案主家屬、照服員而言是三贏的最後防線,倘若不受重視,未來層出不窮的照護糾紛浮出檯面之際,相信後果是許許多多的案主家庭與照服員家庭所無法承受。
醫護體系產險比較簡表
王媽媽愛心照顧服務網的資深看護媽媽們就表示,這個問題已經潛在許久且不曾消失,從早期照顧服務證照未規範至現在統一教材與稽核制度開始,照服員與案主之間的照護過程,常常衍生許多無法預知的危險。針對不同的情況的案主,所進行的照護自然有所不同,每位案主自主性高低也影響著照服員工作過程間的危險程度。『說穿了,再怎麼視病猶親,在照顧案主的過程當中一旦案主發生意外,案主家屬絕對一口咬定是照服員的工作疏忽』、『有時案主自主性的行為造成意外,大多數家屬仍然還是認為是照服員沒有盡到照護責任』看護媽媽們無奈的說著。照服員面對無一定案主的照服期間長、短與個案不一,所面臨的工作危險程度也不同,一旦真的發生意外,造成案主傷害,這部份的保障與賠償該怎麼辦?更不用說若是照服員本身也是受害者時又該怎麼處理呢?
第三責任險(業務責任險)屬於產險的保障範圍,筆者上網查詢了產險公會資料顯示,台灣目前超過22家產險業者,卻沒有一家業者規劃承保相關照顧服務員第三責任險(業務責任險)。『為何政府大力規劃的長期照護人力市場的照服員一點保障的機會都沒有』、『這類潛藏的問題層出不窮,案主若是在醫院或許會獲得比較妥善的醫療保護;一旦案主回到家中,若發生意外,意外責任的歸屬就會容易變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畫面』工會秘書文麗梅無奈的說著。
當老人化社會已經來臨,整個照護市場的快速興起,照護人力的培養與投入刻不容緩,伴隨著照護工作的風險控管也應該備受重視。『同樣都是無一定雇主的計程車司機(職業駕駛)就有第三責任險來保障;但是雷同類似照護性質的褓姆工作就跟看護所面臨的風險是一樣且尚未有合適的保險制度來分攤工作風險』、『落實照護社區家庭化,勢必照服員會大量走入社區與家庭,沒有及時醫療體系的支援,一旦意外發生,案主、案主家屬、照服員三方所受的壓力與痛苦則更需要保險制度的最後一道防火牆來設下停損線』看護媽媽們認真的殷殷期盼。
照服員之業務責任險(第三責任險)的設計與推廣刻不容緩,目前除了蘇黎世產險推出類似的公共意外責任保險(被保險人因在保險期間內發生下列意外事故所致第三人體傷、死亡或第三人財物損害,依法應負賠償責任,而受賠償請求時,本公司對被保險人負賠償之責),並未有各家產險業者為照服員量身設計的保險制度。這對於已投入與欲投入照護人力市場的照服員而言無疑是一種阻礙與打擊,面對龐大的照護市場,無論是本國或是外籍照服員都應該選擇合適的保險規劃與分攤風險,這對於案主、案主家屬、照服員而言是三贏的最後防線,倘若不受重視,未來層出不窮的照護糾紛浮出檯面之際,相信後果是許許多多的案主家庭與照服員家庭所無法承受。
醫護體系產險比較簡表
|
職業災害保險
|
業務責任險(第三責任)
|
醫生
|
◎
|
◎
|
護理人員
|
◎
|
◎
|
照服員
|
△
|
×
|
△
:代表照服員必須經過養護機構或是轉介單位以團體方式進行職災保險
無一定雇主之從業人員勞健保與業務責任比較簡表
:代表照服員必須經過養護機構或是轉介單位以團體方式進行職災保險
無一定雇主之從業人員勞健保與業務責任比較簡表
|
勞保
|
健保
|
業務責任險(第三責任)
|
職業駕駛員
|
◎
|
◎
|
◎
|
照服員
|
◎
|
◎
|
×
|
褓姆
|
◎
|
◎
|
×
|
※本表僅以職業駕駛、照服員、褓姆為例
全站熱搜